近日,中国计生协通报了“倡导新型婚育文化 助力人口高质量发展”新型婚育文化宣传作品征集活动结果和开展情况,对组织工作出色的12家单位予以表扬,甘肃省计生协位列其中,获评“优秀组织单位”。
中国计生协共收到全国各地选送作品1000余件,筛选出视频、表演、海报、书画、摄影、剪纸六类优秀作品各10个,入围作品各10个。其中,我省天水市计生协推荐的《四世同堂》(作者康有成)和白银市计生协推荐的《婚育新观念 幸福长相伴》(作者曾俊梅)2幅剪纸作品获评“优秀作品”,张掖市计生协推荐摄影作品《迎亲路上(组)》(作者李琦)、庆阳市计生协推荐的摄影作品《欢天喜地》(作者温春燕)和剪纸作品《和美乡村 幸福家园》(作者马路)获评“入围作品”。
为做好中国计生协2024年新型婚育文化宣传作品征集活动,省计生协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全省各地各级计生协积极动员,广泛征集,发动遍布城乡的计生协组织网络和广大会员群众,与文联、高校等单位、组织主动对接,共征集到新型婚育文化视频类宣传作品29件、表演类作品8件、海报类作品14件、书画类作品56件、摄影类作品19件(组)和剪纸类作品25件(组)。其中不乏地方名家、民间艺术大师和非遗传承人专门为此次活动创作的新型婚育文化主题作品,各地会员群众、卫生健康领域的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亦踊跃供稿。随后省计生协组织专家进行评审,最终确定推荐6类33件(组)作品并报送中国计生协。这些作品充分体现出甘肃省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和多民族融合的地方特色,将新型婚育文化宣传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艺术深度融合,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深度交融中焕发新生。
近年来,甘肃省坚持因地制宜,贴近群众,发挥计生协组织网络优势,统筹社会资源,创新宣传方式,通过多元化的活动载体和宣传渠道,持续开展试点建设、群众活动、宣传服务等具有广泛影响的社会文化工作,系统推进新型婚育文化建设,润物无声、浸润化育,为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一是高位统筹部署,建立长效机制。省计生协深刻认识到构建新型婚育文化对于强化生育支持、维持适度低生育水平的重要意义,从2022年开始每年都将新型婚育文化建设工作列入甘肃省计生协工作要点,与其他重点任务同安排、同部署。推动改革向县以下延伸,加强基层规范化建设,确保新型婚育文化宣传的触角延伸到“最后一公里”。与基本公卫优化生育政策服务项目相结合,为新型婚育文化和生育支持政策宣传筑牢经费保障。二是多向聚力破题,打开工作局面。走好新时期群众路线,指导各地组建贴近群众的宣传队伍,开展群众性文化和宣传服务活动。充分发掘地方文化资源,基于各类民间文艺载体,讲好新时代美好爱情、和谐家庭、幸福生活的甘肃故事。推动多地在公园、5A级景区等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建成宣传设施,实现婚育文化融入公共空间。注重成果转化传播,通过媒体宣传、公众参与、专家指导、高层倡导等多种方式,展现群众性文艺活动风采和我省计生协宣传工作成效。三是深化协同联动,做好融合文章。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利用计生协组织网络、平台渠道、服务阵地,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营造落实三孩生育政策的良好氛围。整合重点工作,用好家庭健康指导员队伍,将新型婚育文化理念渗透进家庭健康知识科普宣传中。凝聚社会力量,吸引文艺领域专家充实计生协专业队伍力量,有效提升新型婚育文化的社会认知度和宣传覆盖面。
下一步,甘肃省计生协将继续深化试点建设、拓展宣传渠道、强化政策协同,推动新型婚育文化融入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体系,为实现人口高质量发展、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贡献更大力量。

《四世同堂》(天水 康有成)获评“优秀作品”
《婚育新观念 幸福长相伴》(白银 曾俊梅)获评“优秀作品”
《迎亲路上(组)》(张掖 李琦)获评“入围作品”
《欢天喜地》(庆阳 温春燕)获评“入围作品”
《和美乡村 幸福家园》(庆阳 马路)获评“入围作品”
|